在纺织、制造及物流行业中,挡车工是保障生产流程高效运转的关键角色。他们不仅需要熟练掌握设备操作,还需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细致观察力。本文将从岗位职责、操作规范到职业发展建议,全面解析这一岗位的核心要点。
一、挡车工的核心职责
挡车工的主要职责是确保生产线设备正常运行,完成生产任务,同时维护产品质量与生产安全。具体可分为以下四类:
1. 设备管理与维护
开机前检查设备部件(如齿轮、滚筒、纱架)是否完整,确认防护罩、安全装置有效。
定时清洁机台表面飞花、油污,对轴承、链条等关键部位进行润滑保养,减少设备磨损。
发现异常(如异响、温度过高)时立即停机,并通知维修人员处理。
2. 生产任务执行
根据生产计划单调整设备参数(如纱支密度、转速),确保产品规格符合工艺要求。
监控纱线张力、布面质量,及时处理断纱、漏针等问题,避免次品产生。
3. 质量监控与记录
每批次产品需经质检员验收,记录产量、疵点类型及处理措施。
布匹落卷时需标注日期、机台号等信息,确保生产数据可追溯。
4. 交接班与团队协作
提前15分钟到岗,交接设备状态、生产进度及待处理问题。
协助新员工熟悉操作流程,配合程序员调试新工艺参数。
二、日常工作内容与操作流程
1. 班前准备
设备检查:确认安全门、急停按钮有效,检查油压、气压是否正常。
工具清点:备齐钩针、剪刀、记录本等工具,避免操作中断。
计划确认:核对当日生产单的纱支规格、颜色搭配及工艺要求。
2. 生产操作规范

巡回检查:
每30分钟对机台进行一次巡检,重点关注布面疵点(如横条、毛丝)和纱线张力。
机前检查布面平整度,机后查看盘头是否压纱或缠绕。
故障处理:
断纱时需打“蚊子结”,纱尾长度不超过0.5厘米,防止接头凸起。
设备报警(如油温异常)需按规程关闭阀门并上报,严禁擅自拆卸零件。
落布操作:
落布前核对米长参数,剪布时避免划伤卷布辊,匹布需缝头固定并贴标签。
3. 交接班与收尾
数据记录:填写产量、疵点数量及设备异常情况,确保信息完整。
清洁整理:清理地面飞花、废纱,工具归位,关闭电源及气阀。
三、安全操作规范与风险防范
挡车工需严格遵守以下安全准则,避免事故发生:
1. 个人防护:
穿戴紧身工作服、防滑鞋,长发需盘起,禁止佩戴首饰。
接触旋转部件时使用专用工具(如铜钩),严禁徒手清理缠花。
2. 设备安全:
设备运转中禁止打开防护罩或触摸传动部件,维修时需挂“停机牌”。
调试新工艺前需进行空机试运行,确认无碰撞风险。
3. 应急处理:
火灾时立即切断电源,用灭火器扑救初起火焰,并疏散人员。
化学品泄漏需佩戴防毒面具,通知专业人员处理。
四、实用建议:提升效率与职业发展
1. 操作技巧
设备维护:每日交接班时记录设备状态,建立保养台账,延长使用寿命。
质量把控:利用灯光斜照检查布面疵点,对常见问题(如漏针)总结快速处理方法。
2. 职业发展路径
技能进阶:考取纺织设备操作资格证,学习PLC编程,向机修或工艺员转型。
管理岗位:积累经验后竞聘班组长,掌握排产计划与团队管理技能。
3. 行业趋势适应
关注自动化设备(如智能落卷系统)的操作培训,提升多岗位适应能力。
学习ERP系统数据录入,适应数字化工厂的管理需求。
五、
挡车工的工作看似重复,却是保障生产链稳定的基石。通过规范操作、持续学习,从业者不仅能提升效率,还能在纺织、制造等行业中找到更广阔的发展空间。无论是新手还是资深员工,牢记“安全第一、质量优先”的原则,方能在这份职业中行稳致远。
相关文章:
文章已关闭评论!